由内而外
当我第一次参加管弦乐队演奏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时,指挥威廉·史密斯向观众介绍我时这样说:“中提琴是管弦乐队的哲学家”。当时我17岁太专注于手头的事情无法充分理解他的意思。但我也未曾忘记他说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认识到他对我们在音乐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评价有多么精辟!
作为中提琴手我们在第一次接触到的管弦乐队和室内乐曲目后,一般会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声音。因此我们从与弦乐器演奏者以(小提琴、大提琴和贝司)截然不同的角度体验音乐,我们一开始是观察者和思想家。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从内到外倾听和理解事物,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技能!我们还学习如何协条、平衡、尊重和响应他人的需求,因为我们必须在任何音乐环境中都做到我们的职责。美好的旋律或低声音线的演奏只占少数(有时我们可以很幸运的都演奏!),我们既是有创意的调色师又是提问者,思考我们从幕后(内心)做什么改变能会改观整个体验。
也许我们的乐器天生的“偏差”也部分地趋使我们变得哲学化。与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标准尺寸不同,中提琴有各种各样的尺寸,所有尺寸其实都是“错误的”!如果要满足声学专家或物理学家觉得是“正确的”中提琴的弦长与身长之比的话那么只有巨人才能演奏中提琴!因此中提琴没有碎饼干这种软件或尺寸。引用科尔·波特的话,“无奇不有”。这种“偏差”在制琴师中激起了一股创意的洪流。中提琴的制作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
对于演奏家来说,或者至少对于他来说,中提琴不可避免的声学缺陷和笨重激发了人们的探索。创造一种引人的、表现情感的、优美共鸣的声音,能够流畅的传达音乐内容(或者,引用我尊敬的老师金·卡戴珊的话,“垃圾”!)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中提琴如果弹奏不熟练不认真,可能会非常难听。完美的构造和心身合一对于产生共鸣和成功提琴演奏和表演至关重要。你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如何演奏才能达到你的最佳水平,你的中提琴也需要配合你。当然演奏任何乐器的技巧和探索都不仅仅是听觉和能力的范畴,但对于中提琴的声音上的表现至关重要!
在实践层面上,中提琴和人一样,在我们努力与其配合时,反馈最为出色,而不是将强加给他们我们的思想。中提琴人真的很讨厌被强迫,当我们忘记了基本原理时,他们会极力反对。当我们学会珍惜、接受、最大化和鼓励中提琴的特色和独特的声音时,当我们极力平衡自己的个性与我们乐器的特性时,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会有更美、更具表现力的结果。如果我们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拉动提琴,如果我们以情感和开放的心态去创造音乐,中提琴就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音乐和声音就会直接穿透身体,通过中提琴(与其的接触点!),直达听众的内心。当我们学会以这种方式聆听、感受、创造和传递音乐时,中提琴就会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演奏技巧成为囊括全身的运动,现是微妙、复杂,最终剩下的是均衡、力量、动人和富有想象力的新奇舞蹈。倾听的过程囊括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身体转变为了一只大耳朵!连我们的胃和脚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音乐的起伏!(如果走调我们也能感觉到……!)
如果我们能在演奏中通过审视和减少身体和思想的束缚来学会摆脱困难,那么我们作为音乐家的生活,当然,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将会富有意义。正如玛莎·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有一种活力、一种生命力、一种能量、一种启迪,通过你成为了行动,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表达也仅有的。如果你不理解它,它将不能生存且会消失。”学习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避免这样的结局。
中提琴的特性激发了作曲家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在20世纪和21世纪,随着中提琴进入黄金时代,其变色龙般的特质趋使作曲家研究并写下了形式多样的曲目。中提琴拒绝失去自由,它的可变性为作曲家们提供了一个创作自由的空间,并且热爱它!
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中提琴以其独特的声音、完美的缺陷和学会弹奏的独特困难,为所有学习此乐器的人提供了学习人生经验的机会,并发展成为勇敢和有变革能力的人。弹奏的技术可以成为生活的寓言;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活在当下,智慧地规划未来。按照这些原理去生活对于拿琴的方式、节奏和左手平衡都有好处,当然也有助于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帮助这个小家伙(你的小指!),仔细倾听他人的需求,忘记自我帮助他人成长,敞开心扉,让思想流动,成为正能量,努力发展属于自己的声音——所有一切都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生活更丰富!中提琴万岁!